
该方案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黑臭水体全要素感知。地面端部署微型水质监测站,集成溶解氧、氨氮、透明度、氧化还原电位等传感器,采用比色法与电极法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确保数据精度。以绿科云谷COD、氨氮自动监测仪为例,其氨氮检测精度可达±0.1mg/L,满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实现区域黑臭水体空间分布的动态监测。
监测平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污染溯源模型,通过分析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自动识别污染源类型。例如,当溶解氧浓度骤降且氨氮浓度突增时,系统可判定为污水直排事件;若透明度与叶绿素a同步下降,则提示存在藻类爆发风险。广州某区平台应用该技术后,成功溯源137个违规排污口,较传统排查效率提升60%。系统还具备污染扩散模拟功能,可预测未来24小时水质变化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监测数据通过API接口与城市水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形成“监测-预警-处置-评估”的闭环。当水质指标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生成工单派发至责任单位,同步推送污染溯源报告与处置建议。该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长效管理。GIS一张图展示所有监测点位、排污口、污水处理设施的空间分布,支持按流域、行政区划等多维度统计分析。水质达标率、污染负荷贡献率等核心指标实时更新,为河长制考核提供量化依据。
随着5G、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入,未来系统将实现更精细化的监测与更智能化的决策,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持续创新动力。黑臭水体在线监测仪已成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标配。随着5G、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未来设备将具备更强的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助力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的转变,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