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规范了排污口信息采集与传输采用的体系架构和技术方式,为排污口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依据。然而实际工作中,排污口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存在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环保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有限等问题。建设排污口智慧化管理,具有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监督和控制、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支持科学决策和政策制定等重要意义。
如何进行如何玩排污口的信息化管理?
1、建立排污口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全面的排污口信息系统,记录和管理所有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相关信息,包括位置、排放物质、排放量、排放时间、责任单位等。
2、实现台账动态管理,强化数据共享与交互,通过建立台账、动态更新和监测、分类施策和整治、监督和检查、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和反馈等措施,可以实现对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治理,推动水体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3、设立在线监测设备,在每个入河入海排污口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排放的水质、水量和污染物浓度等指标。监测数据可以自动传输到信息系统中,形成实时数据更新,便于管理部门进行监测和分析。
4、 实施数据融合共享,构建排污口全链条统一监管格局。包括整合不同部门和机构涉及的排污口相关数据,包括监测数据、台账信息、执法记录、治理措施等。通过数据融合,将各类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中,实现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5、 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排污口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识别异常情况和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污染事件的发生。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入河排污口排放的水质情况。水质如电导率、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 入河入海口水质监测站采用一体化站房,集成化水质自动监测站设计,系统由模块化的单元组成:水路单元(采/配水)、控制、数据采集和传输传单元、监测仪器单元和数据传输等。系统完成水质自动分析采集、监测信息传输至监控平台,为监测数据分析与应用分析提供基础数据、计算依据。
同奥科技入河入海口在线监测方案特点介绍,信息化监控平台不需要人员值守,可智能识别水质异常,电脑、手机端可随时查看监测点的数据,24H监控无死角;便携式检测包:检测一个污染因子最快只要30秒,可精准确定污染源方向,快速向上溯源;当需要摸排管网结构,是否有暗管等,复杂、狭小、恶劣的管网内部,人员是无法进入的,管道机器人就是不二之选;溯源由点到线,将收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精准锁定污染源头。
评论 ()